您的位置: 首页>检察文化

【潢检文苑】少年的呐喊

时间: 2024-03-1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少年的呐喊


综合业务部 张欣欣

《第二十条》由发生在主人公韩明身上的三个故事串联而成,以一句“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贯穿始终,深刻诠释了检察官的职业操守,是一部有笑点、有泪点,有温度、有力度的影片,也再度引发了人们关于正当防卫的讨论,为大众上了一堂生动的“二十条”普法课。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小主人公的话。张贵生的女儿痛哭流涕着问检察官韩明:“如果你在那辆公交车上,你会怎么做?我爸做错了什么?对他的判决公平吗?”;韩雨辰问检察官爸爸:“我错了吗,那以后见到同学被欺负就不管了吗?”“法律没有错,那谁有错?”;王永强女儿娟娟在纸条上写下“我爸爸是好人”……一声声来自少年的质疑,一句句出自少年的呐喊,是他们对社会固有思维的冲击,更是他们对公平正义的淳朴思索。


面对校园霸凌、面对“地头蛇”、恶势力,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该怎么做呢?该如何教育下一代呢?不由的让我陷入沉思……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我们需要见义勇为!最高检用通俗的话语解释了“正当防卫”:“被打了为什么不能还手?见义勇为有什么错?被反复折磨、欺辱,面临重大人身安全,为什么不能勇敢反抗?长不出牙齿的善良,就是软弱。正义应该有自己的底气。当人们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时候,我们不能过于苛责。”


少年的世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抵制校园霸凌,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告诉孩子们不做霸凌者,不当受害者,也不要做冷眼旁观者,让我们共同努力,对校园霸凌说“不”,愿所有童年和青春都能被温暖对待。


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青年永远有向上的勇气,敢于质疑的勇气。见义勇为没有错,真诚勇敢的少年没错。《第二十条》中的青少年都如一朵朵向日葵般,昂扬奋进、向阳而生。愿我们所有人都有不沉默的勇气。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公平正义和人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

张贵生,是来不及的第二十条;郝秀萍,是正在进行的第二十条;韩雨辰,是未来勇敢的第二十条。影片结尾检察官韩明在听证会总结陈词时沉重发问“她们都是未成年人,她们会长大,会步入社会,那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究竟要把怎样的一个世界交到他们手里?”作为新时代检察干警,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所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承载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都关乎着公平正义与法律权威,容不得丝毫疏忽。唯有牢记为民初心,时刻关切和回应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期待,以“如我在诉”的信念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才能够为后辈创造一个讲正义、敢担当、有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