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90后青年检察干警。他工作细致认真、精益求精;他默默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他向上向善、斗志满满。他,就是潢川县人民检察院综合业务部主任李海洋。
从检7年来,他先后在公诉科、未检科、综合业务部工作,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检察初心,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严格自律,勤勉履职,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广泛认可。他在业务竞赛中获得“全市案件管理业务标兵”、“全省案件管理业务能手”,并被选入全省案件管理人才库;入选“河南省青年讲师团”;多次被评为“全市检察业务标兵”;获得信阳市第六届“五四青年奖章”等诸多荣誉。
专研业务,争先创优 勇做岗位“排头兵”
在案管业务上,李海洋同志还是一名业务新兵,但争先创优的精神和不服输的意志激励着他积极参加案管业务竞赛。要想在案管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全面精通“四大检察”业务和案管自身业务。适逢案件评查等专项活动,以及本院案管事多人少问题突出,李海洋同志只能白天工作,夜晚学习,节假日里也常常能在单位里看到他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2020年6月参加全市案管业务竞赛获得“信阳市检察机关案管业务标兵”称号。随后代表信阳市检察机关参加全省案管竞赛,经过“业务综合笔试”、“业务监管技能”、“业务分析研判”、“案管实务操作”两天的笔试比拼,以及更加激烈的“现场业务答辩”,最终获得了“第二届全省案管业务竞赛能手”称号,并入选“河南省案件管理人才库”。并且李海洋同志负责的部门整体工作,在市院考评中连续两年位居先进行列。
立足岗位、认真履职 夯实业务“基本功”
在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中,李海洋同志勇挑重担,通过公开竞争上岗成为了综合业务部主任。这意味着他将脱离自己得心应手的未检工作,必须迅速转变角色,快速学习并熟练掌握新业务。他明白案件的监督管理不是高人一等,而是技高一筹,要想真正发挥好案管职能,就必须对检察系统的各条线业务都了然于心。于是,他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放弃了大量休闲时间,刻苦钻研新业务,系统学习新知识。无论是案件管理、检察数据统计、业务分析研判还是检察调研,他都很快成为了行家里手。
针对案件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他认真思索解决方法,制定了各种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标准,建立了《“日审核、周通报、月分析”工作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案卡填录“日审核”工作,强化对案卡填录环节的审核把关,提高统计数据报送质量,2019以来潢川县院在在案件管理上基本上没出现问题,统计工作精细化管理取得初步成效。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李海洋积极谋划创新工作,确定了《筑牢三道防线,提升案件质量》、《“四优化”工作法,降低“案-件比”》创新项目,经验做法先后被上级院及各级媒体推广。
苦练文笔,全面发展 练就检察“多面手”
李海洋同志始终以“能说、能写、能干”的“三能”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在本职业务工作之外,苦练文字功底,不断提高文字材料水平。近年来在《检察日报》《法制日报》《河南法制报》《信阳日报》等各级媒体平台发表文章20余篇;在《公民与法》《法律与生活》等杂志发表调研文章50余篇;其中作品《天亮了》被评为“2017信阳市政法宣传好作品三等奖”,《她又有了笑脸》被评为“2018信阳市政法宣传好作品一等奖”,撰写的《潢川精准扶贫赋》获得脱贫攻坚征文三等奖,撰写的《信阳检察赋》被雕刻在信阳市检察院院史馆的墙上;撰写的原创综合性材料被省院、市院转发10余篇。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熟练运用新媒体,主创了公益诉讼宣传片《寻找“奥特曼”》、五四青年节歌曲MV《青春大概》、普法微电影《那些花儿》等6部微电影,先后被市院、省院官微转发,并获得奖项。此外,他充分利用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各类演讲、朗诵等文体活动,全面提升自己。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李海洋同志始终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依法办案,依规办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他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用他的忠诚与努力,谱写着动人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