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她怀揣检察官的梦想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走进潢川检察这个集体。五年来,她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面对工作脚踏实地,勇挑重担。个人先后获得全省检察机关十九大知识竞赛优秀选手、信阳市五星级政法干警、信阳市检察机关业务标兵、县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无论是对待群众信访,还是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她都满腔热情,耐心认真,获得领导同事及案件当事人的一致好评,她就是潢川县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张书丽。
解决好信访群众的急难愁盼
检察服务大厅是检察工作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了解民情、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窗口。入院以来,她一直在控申岗位工作,常常处置信访案事件,让她对信访群众的无奈和苦衷感同身受。
作为一名青年干警,她努力加强学习,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在检察服务大厅接待窗口的两年间,她学会了如何与信访群众打交道,如何正确引导信访群众的情绪。每次接待信访群众,她都会为群众倒上一杯热茶,静下心认真倾听群众诉求,用心记录在案。能够当场解决的,及时指明处理方法;比较复杂一时解决不了的,立职向老同事学习、汇报部门领导,并随时跟进处理进度和结果。工作中积极思考创新,提出办理群众信访“四+”工作法,部门办理的所有信访件均做到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办结,处置效果得到群众满意。该工作法得到省检察院、检察日报推广肯定,协助办理的殷某现信访案被市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
参加工作时间并不长,但她对待工作有热情有冲劲,积极勤奋、精益求精。在面对各种疑难复杂的控告申诉案时,她总是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加班审查卷宗、认真调查取证,把好检察监督的最后一道关口。近年来,她积极总结刑事申诉案件办理的经验做法,从畅通申诉案件受理渠道、建立律师参与案件办理机制、确保实体程序全面复查、以公开审查促公正办理、及时开展司法救助五方面入手,探索“五查五保障”工作法,全面夯实刑事申诉案件办理质效,切实保障申诉人合法权益。该工作法得到省市院认可,宣传材料在检察日报刊发。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她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行动中。五年来,经她手办理的国家司法救助案件14件,发放救助金额高达20余万元。其中办理的王某救助案,王某的儿子因交通事故导致身体残疾,对方当事人无能力赔偿,给孩子治病以及家庭生活开支,让王某无力负担。她在和同事下乡走访过程中发现王某的家庭情况,遂汇报领导主动开展救助,2.5万元救助金为王某家解决了燃眉之急。信阳日报以《久违的微笑》为题,对该案的办理做了报道。
用心用情护“未”健康成长
成长之路,道阻且长。有的少年迷失方向,不慎偏航。但她始终相信少年们也曾阳光善良,身心还能够回归健康。身为未成年检察官,她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认真办理每一起涉未案件,努力挽救迷途少年。
为了每个孩子青春洋溢的笑脸,她经常和同事们奔走在看守所、学校、未成年人家中,想方设法帮助未成年被害人伸张正义,以真情真心帮助涉案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她创新“菜单式”帮教法,为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提供思路,帮助多名罪错未成年人重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走上正轨,该工作法获得省市检察院认可推广,经验做法在检察日报刊发,协助办理的杨某、徐某某附条件不起诉帮教案,被市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
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她每年参与送法进校园活动20余次,带领部门年轻干警编排各类普法情景剧、撰写普法课件,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每次送法活动都能获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深深思考。2020年初,在疫情影响下,她带领本院“未爱普法”项目团队创新线上普法形式,及时将普法课程送到全县中小学生家中。2020年末,市县两级检察院团委开展对口帮扶,到浉河区左店小学开展送法送温暖活动,她主导编排演绎的系列普法情景剧得到左店小学师生的热烈欢迎。“未爱普法”项目被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潢川县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为了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她跟随领导就“一号检察建议”工作落实情况多次与县教体局、各中小学校开座谈会,和同事们到县域周边网吧、KTV等场所开展摸排清查,对校园食品及住宿问题开展检查,走访学校周边商铺、小卖店。并将查摆出的问题及时向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反馈,通过立行整改、制发检察建议等形式,参与未成年人社会环境治理,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时光从不辜负每一个奋斗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张书丽将始终坚守法治信仰,保持检察热情,一心追梦,笃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