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检察文化

【“三牛”精神英模榜】之“拓荒牛”精神典型代表尹思泉:不忘初心 再续华章

时间: 2021-04-0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15年被评为信阳市劳动模范,并荣获“首届未检业务竞赛能手”称号;2016年获得信阳检察机关“检察之星”称号;2017年荣立个人三等功;其主讲的《如何做好未检工作》被评为第一批全省检察教育培训精品提名微课;2018年、2019年均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先进个人,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人才库;2020年,被信阳市人民检察院授予个人嘉奖,并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业务标兵……这份长长的成绩单,来自潢川县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的主任尹思泉。

抽丝剥茧  大爱藏心 

“姑娘,孩子他爹把孙女托付给我,现在孩子出了这事,你们要是不能替我伸冤,我真活不下去了” ,老人紧紧握着尹思泉的手,久久不愿放开,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涕泪纵横,那沉积已久的伤痛如井喷般爆发。 
 原来,老人发现自己的孙女小文(化名)经常呕吐,便带着小文到医院检查,结果如同惊天霹雳——小文竟然已怀孕2个多月了。在奶奶再三追问下,小文说这是邻居70多岁的老汉白某某干的事情。说起来,今年14岁上小学的小文,命运坎坷,精神发育迟滞,无性自我防卫能力。其母亲长期卧病在床,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平时由60多岁的奶奶照顾母亲和她。谁料“冥冥”中一个恶魔又盯上了她,无奈之下奶奶带着小文做了引产。 

案件很快移送到当时的未检科,作为承办检察官的尹思泉在审查卷宗发现犯罪嫌疑人白某某拒不认罪,被害人小文又表达不清,虽然公安机关已为小文流产后的胎儿做了DNA检验,但却是鉴定不出结果。案件眼看到期,她立即与公安干警一起分析案件线索,调整侦查方向,查找案件相关物品,终于在老汉白某某丢弃的一堆衣物中查找到了当时所穿的一件内裤,经DNA比对分析鉴定,内裤检出含有小文与老汉白某某的DNA成分,案件最终打开突破口,白某某被依法批准逮捕。  

案件办完,她如释重负,“惟愿好人无磨难!”这就是她真实心意,她的尽心尽力,目的就是让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视野里的未成年人过得顺心平安。 

勇挑重担,服务大局  

机构改革后,因岗位调整,她既要负责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还要负责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案件的审查办理,其肩上的担子是可想而知的。但尹思泉同志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感,负重致远,毫无怨言。

(一)务实创新  成效突出 

自2006年进入检察院后,她一直从事刑事检察工作。2019年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面对岗位调整,她为了尽快熟悉新的岗位、新的业务、新的挑战,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检察业务,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反复揣摩理解每一条法律规范,遇到不明白的,虚心向同事们请教。 

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她的业务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2020年,她主办的两起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和一起公益诉讼诉讼案件分别被省院评为典型案例。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热切需求,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一体化四聚焦”模式来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该做法也得到省、市院的认可和肯定。此外,她还起草了《潢川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联络员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目前,这些制度运行良好,务实可行。 

(二)统筹兼顾  全面发展 

善于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她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能够自觉把大局意识、党对政法工作的要求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工作中她坚持勤奋工作,争先创优,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经她负责过的部门业务工作都能进入全市先进。 

工作之余,她注重从工作中总结经验,撰写调研论文,将实践所得上升到理论高度。每年撰写各类调研文章和信息材料20余篇,有多篇稿件被《检察日报》、《公民与法》等媒体刊发,其中,撰写的宣传作品《“沙盘疗法”解开失足少年心锁》在信阳市政法综治宣传好作品评选中,被评为三等奖;撰写的《消极执行领域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问题研究》和《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金的数额认定问题研究》被国家级刊物《司法理论与实务研究》转发;撰写的《浅析民事再审检察建议与抗诉的对比与衔接适用》被《公民与法》转发。 

破解难题,主动出击 

曾国藩说过:“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围绕长期困扰业务工作的案源匮乏、专业不足等难题,她深入思考,科学谋划,攻坚克难,整体推进。 

(一)以老带新  组团作战 

面对当前业务庞杂、工作任务重等难题,她迎难而上主动破局。为推进人才专业化发展,成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以及环资刑事案件四个办案团队,在精细分工、精准办案的基础上,检察官和检察辅助人员组团作战,以老带新,充分发挥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和智慧力量。团队成立后,她又主动思考如何担当作为的问题,只有明确目标,才能以更高的站位引领部门工作持续聚焦发力,几番琢磨,确立“争先晋位创亮点”的目标。压力就是动力,不管是经验丰富的检察官,还是从检不久的书记员,部门的每个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个案件的推进让部门同志在锤炼中积累着成长着,凝聚起劈波斩浪的巨大合力。 

她常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正是凭借这种工作韧劲,她以女性特有的果敢、细致和耐心,带领部门干警取得了突出的业绩。2019年以来,共办理民事检察监督 25件,行政检察监督14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29件,办理环资类刑事案件21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行政公益诉讼2件,部门业务工作连续两年在全市检察机关业务考评中保持前列。 

(二)主动出击  拓展案源 

为创新案件来源途径,她带领部门同志积极与县自然资源局、信阳市环境生态潢川分局等部门主动对接,调取其办理的行政案件,系统梳理,一个一个案件摸排,查找案件线索。在公益诉讼取证调查中,会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甚至说怪话、阻碍调查的,她开导部门同志不要气恼不要灰心,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是由于他们对法律和制度不甚了解,是“必经”的过程,通过一次次的积极沟通,释法说理,在推进、磨合的过程中,事情悄然在发生变化,一些部门、人员的认识发生了改观,从最初的抵触逐渐变成主动沟通,甚至主动要求检察机关介入,帮助他们推动工作开展;此外,还通过聘请一批热心公益的人员担任检察联络员,畅通案件线索发现渠道,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检察工作,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鼓舞士气,凝心聚力 

平时强调最多的就是工作,工作是一个包含热情、信仰、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词语,那么如何点燃激情,激发部门同志的内在动力,是作为部门负责人的她要考量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她致力打造“工作求为、学习求博、管理求序、待人求和”的工作氛围。 

(一)勇于担当   抢前抓早 

心中有责,才能担当尽责。担当作为从何而来?首先要坚定信心。“信心比黄金还珍贵”,有信心才能带来士气,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工作部署上,“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她带领公益诉讼办案组始终坚持“事要往前做”,提前部署,如去年针对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水污染防治,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了治理小潢河,防止污染改善环境的检察建议,目前潢川县域内小潢河段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四部也被评为“全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单位”、“人民满意的执法单位”。 

(二)学思践悟   知行合一 

她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建立部门学习日制度,每周利用半天时间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指定专人从各种媒体收集案例、经验做法等报道,裁剪、打印装订成册供部门人员学习借鉴;通过学习,增强大家的职业荣耀感,激发自我实现需求,培养昂扬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对检察事业尊崇的境界和追求,着力打造高智商、高法商、高情商的办案团队。 

回首工作的点点滴滴,每一步路程都充满着艰辛与奋斗,但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使得玉成。为了心中的那份检察初心,她正以朴实无华的精神,辛勤奉献的汗水,重整行装,扬帆起航,不负韶华,勇往直前,向着正义指引的方向再出发,不负时代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