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唱响中国梦”征文
逐梦,走进检察事业
未检科 孙素心
记得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大人们就告诉自己,记得好好学习,以后找一个好工作,你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所以从小开始我就告诉自己,学习就是为了好工作。但是随着心智的逐渐成熟,我慢慢在质疑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一个好工作吗?
中国现在的教育被人这样总结: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是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人去想。也许没有多少人会在意这种问题,但是在我看来中国教育是不够成功的,尤其是现代的教育。连幼儿园这样天真的时期都有了升小考试。我们的教育不那么快乐,中国孩子的童年背负了太多,最珍贵的童真轻易地被书本作业埋没。我们没有梦想,我们只是集体被“教育”。
2008年,汶川地震——举国悲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殇”让人悲伤,让人们团结,也让人沉思:人类在伟大的自然面前,如沧海一粟,渺小而脆弱,究竟生命的意义何在?娱乐明星小沈阳有句名言:“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戏谑的话语背后,是对人生的追问。2008年6月,我大学毕业,无一例外像学长学姐们一样,经历了择业的迷惘期,初入社会,艰难适应。阵痛过后,迎来人生成长。跟随自己的心灵,我选择去支教,去尼泊尔做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推广中国文化,教当地学生汉语,也许物质条件很艰苦,但是我的精神生活很丰富,作汉语自愿者的日子十分快乐,日日充实有所得。但是我明白,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我还没有找到自己路。闲暇时,也会想家,想乡音,想中餐的炒菜米饭,想祖国,我告诉自己,给自己三年时间,搞清楚我究竟想要什么,当你迷惘时,就脚踏实地向前走,不要问太多,直到生活告诉你答案。
2011年,志愿服务期满,我回国。昔日同学已经踏入正常的就业轨道,虽然有些是主动有些人是迫于无奈。我的面前是一张白纸,怎么写,在于自己的选择。关于未来,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经历重重考验,通过严格的检察机关公务员招录笔试、面试,2012年,我正式进入检察机关,成为一名基层检察干警。面对检察工作,有些人会抱怨:高危行业,工资待遇还这么低;天天加班,又累又枯燥,牺牲了很多个人娱乐时间;司法考试那么难通过,可是没有它,你就不是一名真正的检察官。面对这些真实情况,我内心很平静,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我是自愿的,因为热爱,所以快乐。想感受国徽下的庄严与敬畏,你就必须付出努力。法律知识薄弱,就去学习,司法考试有难度,就戒骄戒躁,慢慢努力,坚持不懈,相信只要足够努力,总有一天会有收获。某次,老同学相约聚会,大家纷纷谈起各自的工作经历,我很自豪的告诉他们,我自认为检察系统是一个非常严谨、积极上进、高效自律体系。每一个检察官,无论是新同事还是老前辈,都好学好钻研,认真勤奋。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上足发条,忙碌而充实。你们老以为传说中,公务员机关就是喝茶看报纸混吃等死。我们检察机关可不是。凭良心说,我的同事们真的对得起自己检察官的称号。大家由衷赞叹,你这职业也算对口了,你这性格,要是穿越回古代,最适合当个女侠!劫富济贫,惩恶扬善!现在考进检察机关也没有浪费,好好奋斗吧,争取多抓几个坏人!大家笑成一片。回首往事,想起刚毕业的迷惘与无助,我更心怀感恩,是的,我一直在成长,我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
倏忽间已到院两年,无论是刚进院的政治处,还是现在的未检科,两年来的检察工作,我感受着同事们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客观求实、依法办案的工作态度,清正廉洁、自尊自重的品格,严格执法、敢于监督的气魄。大家在“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实践中树立的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是我最好的学习榜样。每一名检察干警都认真恪守和践行检察职业道德,以热诚和勤奋,踏踏实实的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检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我没有太伟大的目标和魄力,我的现实就是我成为了一名检察干警,那我就应该有所担当,不辱使命!我的梦想很大却又很现实。我的中国梦就是检察干警们的共同心声——惩恶扬善,维护公平正义!